润滑脂基础知识
确定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,除滴点外还看其在高温下的稠度,基础油、稠化剂的抗氧化能力。高温下胶体安定性等参数。(2)通过滴点可以粗略地判断润滑脂大致类型。(3)在制备润滑脂时,可将滴点用作质量控制项目。同类型的润滑脂相继批次间,如滴点波动较大,表明各组份的性质或各组份比例或制造工艺出现某些异常 润滑脂的锥入度 锥入度:锥入度是衡量润滑脂稠度及软硬程度的指标。
润滑脂是一种半固体润滑剂,具有独特的润滑和防护性能。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,以减少摩擦、磨损和腐蚀。结构组成:主要由基础油、稠化剂、添加剂和填料等组成。不同类型的润滑脂,如皂基、复合皂基和非皂基,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。生产过程:涉及原料选择、生产设备、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。
基础油是润滑脂分散体系中的分散介质,它对润滑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。一般润滑脂多采用中等粘度及高粘度的石油润滑油作为基础油,也有一些为适应在苛刻条件下工作的机械润滑及密封的需要,采用合成涧滑油作为基础油,如酯类油、硅油、聚泣-烯烃油等。
为什么我们的润滑脂才用不久就变硬了?
可能是机器使用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高温高热,都会导致基础油从稠化剂中过流失,加速油的氧化。发一些型号:(1)高温设备用润滑脂,使用温度300摄氏度以上,型号有:上海虎头hotolube的全合成长效高温脂,300度或全合成超高温脂,博仕的JD20。(2)超高温防卡脂,型号:上海虎头hotolube的全合成超高温防卡脂和金牛油。
设备过度使用而引起的高温,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热,也会使得润滑脂变硬。无论什么原因,热会导致油从稠化剂中过量流失,而且可以加速油的氧化,这些都会使得轴承之中的润滑脂变硬。半径大、速度高的轴承会产生很高的离心力,也可以使得润滑脂分油,从而导致润滑脂硬化。
润滑脂硬化原因:(1)耐高温性能不够,氧化后樱花或者碳化;(2)采用质量较差的矿物油,挥发快;(3)润滑脂中添加了过多的填料。好的高温脂一般会选择合成基础油,合成烃、酯类甚至硅油、氟油。
这不是冬天的问题,你可能买的是3号通用锂基脂,3号脂是比较稠,但是你说硬就难以理解了。还有一点润滑脂是不含水分的,其实它起润滑作用的是它里面的油。你最好确认下你买回来的是什么牌子什么牌号的?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买回来的润滑脂有问题,里面的油已经析出,导致变硬。
机械安定性差: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,硅胶润滑脂的稳定性不足,容易发生性能变化,这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。容易老化硬化:受环境因素影响,硅胶润滑脂容易发生老化硬化现象,从而影响其润滑效果和使用寿命。在长时间、高负载或极端环境下使用时,其性能可能无法满足要求。
锥入度值越大,表示润滑脂越软,反之就越硬。 2 测定方法 测定锥入度的仪器为锥入度测定计。 测定方法为国家标准GB/T269—91,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/DIS2173。
如何去鉴别润滑脂质量的好坏?
1、没有专业设备,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鉴别润滑脂的好坏:查看质量级别标注:API级别:检查润滑脂的API使用级别。API级别越高的油,其使用性能通常越好。例如,SG级别的油通常比SE级别的油性能更优。观察油品的透明度与杂质:透明度:将润滑脂倒在透明的杯子中观察。好的润滑脂透明度好,无悬浮物、无沉淀、无杂质结块。
2、看外观:润滑脂应为黏稠均一的膏状体,颜色深浅不表皮硬化、表层浮油多、稠度明显变小或乳化变白等现象均表明已变质。闻气味:如有明显的油脂酸腐败臭味,表明润滑脂已变质。手捻:不含填充剂的润滑脂手感应光滑无硌手感,否则可能是稠化剂分散不均匀或混入杂质。
3、(1) 外观:润滑脂无论呈现何种颜色,脂体应该为均一粘稠膏状体。如果打开包装,看到表层有浮油,脂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或表皮硬化,或稠度明显变小,或脂表面混入水分而乳化变白等,这些均可能为储存过久质变,或包装不密封引起质变,这些脂均不可用。
4、判定润滑脂和锂基脂好坏,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。首先,观察外观,润滑脂应为均一的粘稠膏状,若外包装开启后发现表层有浮油,颜色不均一,表皮硬化,粘稠度降低,或脂表面渗入水分而变白,这可能表明脂已变质或包装不密封,影响其品质。